2025年4月24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中国郭沫若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卜宪群研究员受邀在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三楼报告厅做了题为《深化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史研究的几点思考》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振宏教授主持。

明确概念是研究的基础,卜宪群研究员首先对国家治理、国家统治、国家管理等概念进行了细致的区分与分析。他广泛引用文献,证实自夏商时期起,我国便有着对“国家治理”这一概念丰富的讨论,从而厘清了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含义。他表示,国家治理体制并非空泛之物,而是根植于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形态的影响下,最终形成了重视制度建设的丰富思想,其中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守正创新。接着,他强调我国创设了独具特色的国家治理制度体系,如朝廷制度、郡县制度、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科举制度、监察制度、法律制度等,这些制度内涵深厚,与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相伴随,有着稳定性与变化性不断交织的显著特点。然而,他指出,制度体系的存在并不等同于治理的成功,我国历史上的治乱兴衰,为我们提供了大一统、德主刑辅、以民为本、选贤任能、明主治吏不治民、任法而不任智、讲信修睦、天下一统、“协和万邦,华夷一家”、天人合一等治理经验,这些经验经过历史反复证明,其中最重要的治理经验是大一统中央集权的维护。最后,他表明,国家治理研究不仅是史学的要求,更是时代的呼唤,基于以上的历史治理经验,我们能够汲取丰富的启示,为当今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强大活力。

卜宪群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讨论,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本场讲座,他不仅阐述了古代国家治理概念,还强调“研究工作需先明确概念”的方法论,展示了历史研究应服务于现实的学术理念,使在场的师生深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