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魏文享受邀在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三楼会议室做题为《财政战与持久战:抗战时期的税政应变及税收能力的结构性困局》的讲座,本场讲座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柳岳武教授主持。

魏文享首先提出讲座的两个中心议题:一是抗日战争时期财政能力状况,二是战争成本的核算与分摊。他指出,国家财政的持续性与军事能力密切相关,因此“持久战”是军事、经济和财政的复合较量。他系统梳理了全面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政策:从战前“税收优先、借贷抗战、谨慎发钞”的财政理念,到战时通过直接税改革、公债发行等措施,以增强中央财力,指出在全面抗战前“税收国家”已初步建构。在此基础上,他通过相关数据对战时税收结构、税收弹性及借贷能力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西方各国的税——债结构,指出战争税与战争债是世界大战中各国的“财政密码”这一规律。此外,针对“谁为战争付费”这一议题,魏文享从战争负担分配、通胀陷阱及国民所得等维度进行剖析,提出所谓“平民财政”实质上难以实现税收的贫富公平。最后,他辩证总结战争财政的危机与转机,强调现代战争财政需以健全税制为核心,辅以公债市场化,从而构建公平的负担分配体系。

本场讲座,魏文享通过翔实的数据,分析了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和西方的税收体系和方法,阐述了全面抗战时期的税政应变及税收能力的结构性困局,给在座师生以方法论的启示,在座师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