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晚,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彭勇教授受邀在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三楼报告厅做题为《明代卫所制何以称之为“封疆之制”》的讲座,本场讲座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齐德舜教授主持。

彭勇以其著作《封疆之制:明代都司卫所管理体制研究》为切入点,由此引出本次讲座的核心议题。首先,他阐述了明代疆域管理领域存在的几种不同观点,他分别引用柏杨、谭其骧和马大正的观点,列举《大明一统志》《明史·地理志》中的相关史料对争议内容加以论证。其次,他对明代的天下观、民族观和疆域观进行了分析,通过阐释“定天下于一”的“大一统”思想、“内中国而外夷狄”的“华夷之辨”思想、“华夷一家”思想、“内治外安”思想以及灵活务实的边疆与民族政策,从而得出对民族观、天下观和国家治理的全面认识。接着,他系统介绍了明代的疆域及其“天下”,以表格形式呈现出明朝行政区划,包括传统政区“腹心”、边疆民族“边地”、传统的宗藩朝贡、明朝视野下的外国等四个部分,并结合明初对西藏的治理和明后期与西域的关系进行分析。最后,彭勇全面展示了《封疆之制:明代都司卫所管理体制研究》的书籍目录,对全书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指出该书深入探讨了明代卫所辖区性质及管理制度,拓展了卫所制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为制度史研究的方法论提供了新的视角。

彭勇与在场师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耐心地解答了大家对于明代卫所制何以称之为“封疆之制”的困惑。此次讲座中,彭勇的讲解深入浅出,他强调卫所制度研究是明清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在场师生进行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