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2024年“甫智方舟”人文实践与公益支教活动顺利举办

作者:朱文轩 王晶 魏瑾雅 孙莜君 赵珍艺

发布时间:2024-07-26

浏览次数:

来源:

2024年7月14日至7月22日,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香港曾宪备慈善基金、清华大学学生曾宪备公益创新交流协会联合主办的“甫智方舟”人文实践与公益支教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来自清华大学、河南大学、牛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大学、台湾淡江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的近40名大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7月14日上午,本次人文实践与公益支教活动在清华大学举行了开班仪式,河南大学师生线上参加开班仪式。学院院长祁琛云教授在开幕式上发言,对学院的发展历程、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等情况作了介绍,阐释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并对参与组织本次活动的老师、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与欢迎。

在随后的文化讲座环节,清华大学历史系程钢副教授对北京中轴线文化、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亚雄老师对中原文化作了深入的阐释,让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

7月16日至17日,团队在民权县北关镇第一初级中学开展支教活动,为学生带来了涵盖经济学、文学、哲学等多领域的精彩课程,通过互动、探究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心中梦想的火苗。

支教活动之余,队员们还开展了研学活动,探访“画虎画出新天地”的画虎村;见证麻花的制作过程;领略“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庄子文化馆,探寻古人智慧的密码。

7月19日至22日,志愿者们来到开封市第五中学进行支教活动,并通过交流会的形式,共同探讨了学习方法与经验,进一步帮助高三学生筑就梦想,激发其对未来的憧憬与渴望。

队员们在开封支教活动期间还参观了开封府、古城墙、铁塔公园、宋绣艺术博物馆、开封博物馆、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及校史馆等,深刻感受古都开封的厚重文化底蕴及河南大学“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大学精神。

7月22日下午,本次活动的闭营仪式在学院三楼会议室举行。河南大学商学院王天雨副教授作为“甫智方舟”老队员分享了其参与该活动的感受和收获。各参与高校学生代表也真挚分享了参加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开封第五中学的四位高三年级学生也表达了与学长学姐们交流学习后的收获及未来的打算。最后程钢副教授和我院副院长闵祥鹏教授对本次活动分别作了总结发言,再次阐明本次活动的意义及对未来活动持续开展的期待,表达了对大家未来人生的祝福。

最后由出席嘉宾为队员们颁发支教证书与人文实践证书并合影留念,本次2024年“甫智方舟”人文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队员感悟

本次活动我院朱文轩、王晶、魏瑾雅、孙莜君、赵珍艺五位同学参加,通过开展支教及研学活动及与国内外高校同学的交流学习,有颇多感悟。

这次支教活动让我收获颇多,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站在讲台上,看着同学们求知的眼神,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感与幸福感。教学相长,虽然我在给学生讲授知识,但其实更能从学生那里学习到很多,教育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

——赵珍艺

支教实践让我将书本上的教学理论转化为真正的教学实践,对于我来说,很荣幸有这样一次站在三尺讲台的机会,从一名在校学生转变到站在讲台上的小老师身份,不再是简单的一次志愿实践活动,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青春向阳,轻狂一场”,这是2班的黑板报主题,看到这句话不禁让我回忆起自己的中学时期。站上讲台后,也更能体会当年老师精心备课的良苦用心,与学生们的每一次相遇,也是我重新寻找自己的一段旅程。倘若日后从事教育事业,希望自己能保持初心,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魏瑾雅

在这次人文实践与支教活动中,有幸能与来自英国与港澳台的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人常说思想的碰撞会产生令人惊喜的进步,诚哉斯言,在这个过程中我不论是在视野还是思维上,都有极大的开阔与提升。在这短短的八天中我们一起感知中华文明;我们一起站上三尺讲台,体会十年一日躬耕教坛的责任与幸福。这是我们共同珍藏的财富。人生还很长,我们相约怀揣教育之心于更高处相见!

——孙莜君

第一次走上讲台,我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学生都有所回应,再也没有如此地清晰意识到“教师”职业的重大责任。教育是点燃与发现的过程,支教是“在有限中寻找无限”,这段经历不仅让我的理论学习付诸实践,还收获了真挚的友情,愿未来还能带着爱与希望投入到更多公益活动中。

——王晶

这次实践活动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旅程。同学们创作出的诗歌让我惊叹于他们的强大创造力,也感受到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对未来的憧憬。此外,支教不仅是对学生的帮助,也是我自己成长的过程。相信在未来,我会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并努力为他们带去更多知识与希望。

——朱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