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机构 >> 正文

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作者:   人气:  发表时间:2017年06月08日 17:15

“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自获批以来,遵循“以人为本、凝练方向、汇集人才、打造平台、提高水平、服务地方”的建设思路,在梯队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管理、学术交流、服务地方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高质量出色完成了各项建设目标任务,进一步形成了稳定且能体现本学科发展前沿的研究方向。现将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 基本概况

1.目前“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拥有宋史(带头人程民生教授)、先秦秦汉史(带头人李玉洁教授)、中国古代文化史(带头人李振宏教授)三个特色鲜明,影响较大的研究方向。

2.中国古代史专业是教育部人文重点研究基地“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重要支撑学科;拥有财政部与教育部支持建设的“经典文献与文物数字化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开放研究中心“宋史研究所”、河南大学与开封市合办的宋文化研究院、河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3. 五年来,本中心在我校历史学科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带领本校历史学科获得了中国史、考古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中国史、考古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中国史、考古学2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2)孵化了历史文献学、中国史学史、历史地理学等3个二级学科;(3)获得历史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古代史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史省级教学团队等教改工程的资助。

二、科学研究

近五年,中心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喜人成绩:

1.论文: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民族研究》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00多篇,其中21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摘录。

2.项目:近五年,本学科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4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教育部、河南省社科项目17项,高校古委会项目8项,横向项目9项。

3.专著:五年来,中心先后出版了《宋代物价研究》、《先秦诸子思想研究》、《历史与思想》等学术专著40多部。

4.奖励:五年来,中心研究人员先后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11项。 其中,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 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

上述科研成绩,进一步提升了我校中国古代史的学科地位。2008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中心评估,本专业在全国专业排名中位于第11名,全省位于第1名。

三、人才培养

五年来,本中心已初步构建起“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共培养硕士研究生179人,毕业105人;培养博士研究生26人,毕业11人;博士后13人,出站4人。

五年来,中心研究生在《中国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月刊》、《世界宗教文化》、《中国历史文物》等刊物发表论文60多篇。有20多人考取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名校博士生,研究生中有11人出访美国、日本、港台等国家地区。

二、学术队伍

1.专职研究人员:目前,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有专职研究人员33人 。其中,教授14人 ,副教授12人,讲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8人。新增研究人员1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增至4人,各类国家级、省级优秀人才增至35人。已经形成了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创新性科研团队。

2.校内兼职研究人员:五年来,本中心先后聘请了校内兼职研究人员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皆具有博士学位。

3.校外兼职研究人员:五年来,本中心先后聘请了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外校兼职研究人员4人,并担任兼职研究生导师。

五、社会服务

2008年以来,中国古代史坚持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在服务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较大成绩。

1.设有大宋文化研究院、宋文化旅游规划设计中心,先后承担了9项服务于地方建设事业的重要项目,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求,开辟“中国旅游文化”等新的研究领域,积极为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发挥自身作用。

3.继续发挥文化宣传和政策咨询功能学科主要成员程民生、苗书梅、贾玉英、龚留柱、程遂营等多位专家学者参与开封、郑州、商丘、新乡、南阳、上海世博会等政府、企业的政策咨询,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建言献策、规划部署,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合作交流

五年来,本中心每年聘请校外中国古代史专家作学术报告20余人次,中心研究人员赴外做学术报告40多次,参加国际性、全国性的学术会议53次,主办全省、全国性学术会议4次,境外访学7人次。

七、物质条件

2008年以来,本中心极为重视硬件建设。主要表现在:

1.改善科研办公室,目前共有办公房间11间。

2.购置有关图书资料20多万册。其中,开支150万购置的中国古籍基本库、中国方志库。

3.进一步优化办公设备,为专职研究人员每一提供1台笔记本电脑。

4.

八、管理工作

1.五年来,本中心遵照省教育厅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学校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和研究中心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中心学术委员会章程》、《中心财务管理制度》、《中心科研工作管理条例》、《中心招聘专兼职人员办法》等一系列科研管理规章制度。

2.五年来,由校学术委员会及相关部门指导制定中心的具体建设规划,并负责落实,保证提供相应的条件和经费。 校社科处负责监督“中心”计划、细则的实施和落实,并具体指导、监督研究中心重大科研项目的攻关和重大研究成果的产出。

3.五年来,中心优先资助中心的基础建设和科研项目;优先选派研究中心学术骨干外出交流;优先安排国内外专家到中心讲学交流;优先购置中心所需要的相关科研资料;在编制、职称、待遇等方面予以优待。

九、计划设想

1.建设好中国史、考古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力争将中国史学科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2.加强宋史、先秦秦汉史、中国古代文化史三个研究方向,进一步凸显研究特色,巩固和发展宋史研究在全国的优势地位。

3.进一步优化研究队伍,未来三年拟引进3-5名高层次人才。

4. 在国家重点、重大项目及科研奖励上实现较大突破。

5.继续发挥学科优势,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