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中心
新闻动态
2025-01
2024年12月29日上午,由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河南大学特聘教授王巍承担的“2024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研究”重大项目推进会在历史文化学院三楼会议室召开。项目首席专家王巍教授,子课题负责专家南方科技大学唐际根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冷凇研究员出席推进会,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祁琛云教授,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卫东教授,考古文博系张立东教授、...
2024年,历史文化学院在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中取得突出的成绩,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项,其中国家重大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9项(一般项目3项,青年项目6项,涵盖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党史·党建等4个学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出版项目1项,立项数量创历史新高。一直以来,历史文化学院高度重视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将国家项目申报作为教师基本岗位任务,通过申报国家社科基金,...
2024年12月28日晚,中国政法大学郑清坡教授受邀在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做题为《新中国小农经济的变与不变:以冀中为例》的线上学术沙龙,本场讲座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柳岳武教授主持,哈尔滨工业大学裴广强副教授、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贺怀锴教授作为与谈人参加会议。郑清坡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对小农经济的看法为切入点,引出小农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他从具体区域纵向研究小农经济的变与不变,选取定县为主要研究对象,...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杆。《光明日报》2024年12月31日第八版以《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践行教育家精神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为题,报道我院思想政治建设和人才培养情况。全文如下:践行教育家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始于1925年创建的史学系,是河南大学设立最早的院系之一,学院办学历史悠久,著名学者如董作宾、范文澜、嵇文甫、蒙文通等前辈先后在此执教,培养出韩儒林、...
2024-12
12月31日上午,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百年院庆公告(第1号)发布暨院庆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明伦校区小礼堂召开,河南大学副校长乔梁、张礼刚,校友代表,学院全体领导班子和师生代表出席启动仪式。仪式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周文凯主持。乔梁代表学校向为历史文化学院百年发展做出贡献的前辈先贤致敬,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学院发展的领导和校友表示衷心感谢。他回顾了学院百年发展间在推动中原乃至全国历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中作出的重要贡献,...
12月26日下午,历史文化学院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动员会暨选题论证会在学院三楼会议室举行。人文社科研究院副院长张枫林,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祁琛云,拟申报本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的教师,以及各学科选题论证专家参加会议。会议由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胡浩主持。张枫林充分肯定历史文化学院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成绩,近年来,历史文化学院在重大重点项目、青年项目上表现突出,一直稳居学校前列,2024年度获批国家项目14项,其中重大项目3项,...
2024年12月21日下午时值冬至佳节,暖阳高悬,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广东校友齐聚广州海珠湖,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年会户外之旅。午后,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校友们陆续抵达海珠湖公园,久未谋面的他们难掩找到组织的喜悦,红色围巾是今天的标志,也是表达相逢的喜悦,欢声笑语回荡在园区。入园后,沿着蜿蜒的环湖步道前行,湖水波光粼粼,岸边落羽杉红褐相间,尽显冬日韵味。校友中既有资深学者,也有青年才俊,亦有各行各业的从业者,...
近日,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程民生教授的文章《宋代行旅速度考论》,被《新华文摘》2024年第24期全文转载,文章原载《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程民生教授一文以个人为主的行旅速度作为考察对象,分别对宋代公务差旅陆路速度、民间陆路行进速度、水路船行速度作系统梳理,从中观察宋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文化特点。文章指出,宋代公务差旅因情况各有不同,速度差异很大,以日行里数计,陆路大致可分为四种速度,...
12月22日,河南省宋文化研究院成立大会暨新时代“宋文化”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图书馆举行。河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黄玉国,河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吕冰,河南省文旅厅二级巡视员吕承俊,中共开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邵华,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张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事务中心主任周柳明等领导,中国秦汉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卜宪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