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历史文化学院顺利举办第二十七期博雅讲堂

作者:张志苗

发布时间:2022-11-15

浏览次数:

来源:

11月13日,历史文化学院第二十七期博雅讲堂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行。本次博雅讲堂邀请了2019级世界史专业本科生孙延森主讲,题为《触景伤情:中国报刊对哥—秘莱蒂西亚冲突的反应》。

首先孙延森对莱蒂西亚冲突事件进行了简单概述并介绍了这一事件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拉丁美洲地区相对中国的边缘属性故而诸如中央日报》《申报》《时报等影响力较大的刊物或侧重于国际新闻的报刊对莱蒂西亚冲突进行持续的跟踪报道这些报道为公众讨论菜蒂西亚冲突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基础。国际外交具有一定的秘密性所以莱蒂西亚冲突早期的调解依然是政府外交人员的内部沟通但是在由地方调解上升到国际联盟调解后莱蒂西亚冲突在国际社会的曝光度得以迅速提高其在国内的报道率也随之上升在此期间,由于日本军事上的步步紧逼和国联对中日问题调处的失败大为愤慨,进而引发了对国联威信的质疑

孙延森提到,面对国际联盟在调解中日冲突中表现的颓势国内不同报刊对国联调解莱蒂西亚冲突的能力的反应也各不相同,持官方立场的报刊对国联依然抱有信心而民间报刊则多持悲观态度虽然国联最终控制了事态但大多数国内报刊对国联在莱蒂西亚冲突中的调解结果并不满意由于莱蒂西亚冲突中法理原则与民族自决原则矛盾的高度复杂性,国人对莱蒂西亚冲突的性质的认知并不清晰,国内报刊对哥伦比亚和秘鲁双方的态度也存在分歧。但是其本身有中国人触景伤情的心理投射成分,最终目的是借用对莱蒂西亚冲突的报道来构建一种中国的民族主义化的叙事模式,进而强调中日冲突中中国的正义性,号召国人放弃幻想,停止内战,武装卫国这种对正义话语的构建,恰恰是特殊时代背景下媒体的社会责任所在。

讲述结束后在场学生就讲述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与孙延森进行交流第二十七期博雅讲堂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