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敦煌读书班”走进河南大学学术坊在历史文化学院召开

作者:叶瑾瑜 唐语霏 刘柏瑞

发布时间:2024-10-21

浏览次数:

来源:

为深化敦煌学术研究学者间交流探讨,探源西域多元民族文化,2024年10月17日上午,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长、研究员杨富学,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程民生、耿元骊受邀在历史文化学院三楼报告厅开展敦煌研究院第117期“敦煌读书班”学术报告,本次学术工作坊由兰州财经大学教授、甘肃省敦煌学会副会长高启安主持,十余位专家学者列席参加,围绕其最新学术成果进行讨论。

杨富学教授在论述“濮阳西夏遗民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进程”中,以《述善集》一书为引入,深入探讨了濮阳西夏遗民的教育与开化、汉化过程,以及他们如何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他分析了《龙祠乡约》、崇义书院的建立以及婚姻家庭的汉化等多个方面,并盛赞这一过程为“少数民族融入中华大家庭的最佳校注”。该论述强调多元民族文化的显著体现,突出了《述善集》一书在研究少数民族融入汉族过程中的重要影响。此外,他对文书史料的考察方法也体现了其研究的前沿性;程民生教授在学术报告“中华文明中的汴京元素”中,以地理历史视角开篇,提出平原的广阔塑造了开封城的开放性。他通过阐释汴京作为一个近代城市的诞生,及其作为宋都城对艺术、科技和饮食等多个方面的影响,揭示了其对世界历史的重要性。他进一步将地域文化拓展到时代文化,展现了城市与人性解放以及独特娱乐性特征的联系。其中,他特别强调了汴京显著的市井文化和大众娱乐元素,引领了世界城市转型的潮流,其发言为当代开封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引导和借鉴;接下来,耿元骊教授以“唐代西州百姓日常生活研究”为题,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视角——通过观察日常生活来解读区域历史。他从户契、百姓生计、情感需求、宗教与丧葬等多个维度全面重建了唐代西州的时代风貌,设身处地地思考了当时人们的生离死别和日常琐事,并以充满温度的视角审视历史。他认为,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将零散的声音汇聚起来,重构整个社会的秩序与结构,是加深对历史理解的关键,并强调了微观视角观察社会动态变化的重要性。

2024年10月17日下午,学术工作坊议程进行至学术研讨会环节,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院长祁琛云组织开幕,第一、二场报告会分别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闵祥鹏、西北工业大学讲师刘均、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熊雯及上海戏剧学院在读博士李曼主持召开。

研讨会从兰州财经大学教授高启安处起笔,他以汉墓中常见的蟾蜍与玉兔做引,阐释了有汉以来经久不衰的长寿与升仙主题,通过引用古人文字与生物科学事实相结合说明二者联系,又通过彩陶上的蟾蜍以及蟾蜍本身的自我保护特性机能,还原其与长生之间的联系。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李志军则做了题为《酒泉文殊山前山万佛洞西壁新样华经变考释——兼论敦煌西夏石窟汉传佛教图像的净土化问题》的相关论述,以学术界对壁画重修年代的争议作为切入点,将洞中壁画与经文相对照,对弥勒净土之圆融进行阐释。他具体谈到了万佛洞中华严经变的独特性特征,如对净土主题的渲染,为深度解读敦煌石窟中西域汉传佛教的净土化问题提供了全新观察视角。他强调,人们常常能通过对一个具体图像的梳理而折射出一个时代社会的信仰变迁。敦煌研究院博士后马刚通过说明榆林窟第三窟中左任泥塑的时代特性对敦煌历史研究进行阐释,其先预设泥塑的重修年份为清朝,在通过与侵蚀服饰风格的对比推翻该类预设,转而重新立论判断其可能为元代重修,认为此类泥塑大多受到“西天梵相”的影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图书馆馆员谢洋则对敦煌壁画中的建筑形象进行阐释分析,提纲挈领,通过对比梁思成、萧默二位大家的研究成果得出自己对西域建筑风格的独特看法,体现多元文化融合。陕西师范大学在读博士薛文静则对敦煌本《金藏》若干问题进行了考辨,她认为,该经本与吐鲁番本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元初时流入敦煌地区,并强调官方颁赐佛经对敦煌佛学的重要性,其发现为元代灭亡前敦煌高速发展的佛学提供研究佐证。贵州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袁炜则从文书角度研究4~10世纪入华粟特人的白银货币,通过对不同时代粟特人与汉人交易时契约上的钱币单位进行分析,如“文”与“德拉克马”的通用与换算,体现中国计量单位在粟汉交往中的重要地位。西南民族大学在读博士单超成则通过分析敦煌浑姓族属及其相关问题,聚焦于近代郑、荣二位大家之间的观点差异,进而得出独特的历史论断,从其家族聚居史与郡望中获得当时吐鲁浑普通民众已融入敦煌主流社会的历史事实。

西北民族大学教授周松在明洪武朝沙洲历史地位的研究中展现了他的最新成果,由于元代在河西走廊的统治具有复杂性及明初沙洲史料的匮乏,他谈到需要通过多类史料集合更易探出沙州与明,北元等明初各政权之间的关系,如关于“和林国师”在记载中对北元的意义,以及沙洲在南北交通之间的重要地位。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齐德舜做了题为《安多藏族部落乔家族考述》的相关阐释,通过对其整体家史的梳理,对当地地理方式的解析及其与其他族属的关系,从而推论出乔家族以并不强大的家族势力却得以在陇南地区长期立足的原因。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陈锴通过对明清方志宋元进士籍贯问题的研究,将选举志内容进行解构,以《江苏金石记》与《两浙金石记》为典型,说明本地籍贯与考试籍贯之间的区别。其在演讲中强调,学者们往往可以通过宋元进士家族数百年不断的结论得出明清宗族的稳固性,而家族的延续性可帮助学者由明清时期的家族建构通向宋元的历史现实。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丝路研究中心副教授樊丽莎则同样着眼于元代河南濮阳西夏遗民对中原农耕文化的认同方面,从《述善集》文书本身与唐兀家族的演变两方面阐释了农耕文化认同的逐渐发展,为当今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理论借鉴。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朱旭亮则做了题为《中晚唐淮西“河朔化”与地方军事化演进》相关报告,他将藩镇分为不同类型,并提出位于中原的淮西何以成为根据地的疑问。通过对士大夫文本的引用,他提出了“淮夷”的理念,并对“河朔化”进行定义,为中晚唐藩镇割据研究提供了全新视野。敦煌研究院博士后海霞对一件袄教布帛中呈现的泥金纹及图样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来源地进行了阐释与解析。河南工程学院讲师周梦梦对阳关、玉门关诗歌生成机制进行了探究,解析其作为经典文化符号背后的内涵与延伸性,通过对这些题材地理文化及诗人群体等多方面的考究,她提出,正是两关地区独特的文化生态与自然环境造就了该地域诗歌的经久不衰与超乎同类诗歌的文学意义,并强调设身处地感受诗歌情感对探源两地诗歌的重要性。

最后由杨富学教授对学术研讨会进行总结汇报,积极与各学者交流探讨,在问答中提出问题,拓宽思路,并致闭幕词宣布会议闭幕。本次学术工作坊从全方位角度深化探究了敦煌多元民族文化,以百花齐放的发言展现出敦煌文化全览,极大激发了在场师生对敦煌研究的兴趣,展现了前瞻性的历史眼光,令人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