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5日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居中应邀在历史文化学院做题为《新石器时代前期中原地区文化格局演变及其文明火花》的线上讲座。本场讲座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顾纯光博士主持。
讲座之初,张居中教授就“什么是前期”进行介绍,总体介绍了新石器时期的分期断代。紧接其后,张居中教授介绍了新石器时期的环境背景和气候演变,他指出冰期结束后,地球进入全新世时期,气候变暖,人类走向定居并发展农业。然后,张居中教授介绍了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早期中原地区部分遗址,指出其共同特点为聚落和定居生活尚不明显,但似乎流动性开始减少,陶器刚刚出现,生业模式仍是渔猎采集,农耕畜牧现象尚未显现,人口密度非常稀少,并以灵井遗址,李家沟遗址,南庄头遗存出土的陶片为例论证新石器早期的特点。紧接着,张居中教授指出在几百年之后,上述格局突然发生了戏剧性变化:新石器中期前段,贾湖遗址异军突起,长期定居的聚落出现,制陶工艺进步;器物组合较比原来更为复杂;出现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早期农耕现象;饲养猪狗的家畜饲养现象;以太阳纹符号为代表的太阳崇拜现象;龟甲随葬和祭祀为代表的龟灵崇拜现象等。他细致讲述了贾湖遗址出土的陶器器型,如双耳罐,双耳罐形壶等。随后张居中教授介绍了上山遗址出土的陶器器型和陶器组合,贾湖遗址和上山遗址出土陶器以圜底为主,他认为富有特色的贾湖文化与同时期钱塘江流域的上山文化有着较多相似之处,二者之间应有大致相同的渊源。其后,张居中教授指出与贾湖遗址和上山文化同时期的以小河西文化和转年遗存为代表的北方文化体系是以筒形平底罐为主要特征, 其二者之间文化面貌有明显区别。他认为在距今8500年前后,代表东南方圜底釜文化的贾湖一期文化与代表北方筒形平底罐文化的嵩山周围土著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催生了贾湖和裴李岗鼎文化的诞生,并详细介绍了贾湖与裴李岗的共性与个性,认为贾湖一期为代表的文化不断向西和向南扩张,与江汉平原和西汉水流域的文化曾发生碰撞交流。然后张居中教授继续介绍到在新石器中期后段,距今8000年左右,裴李岗文化不断扩张,向北形成花窝类型,向东形成北辛文化,向西形成班村文化。到距今7500年前后时,裴李岗文化向南迁徙,压缩了贾湖文化分布范围,贾湖文化也在向南、西、东三个方向继续发展。到了新石器晚期前段,张居中教授介绍到裴李岗文化向西发展中催生了枣园文化和零口文化,距今7000 年之后,中原各地的考古学文化先后演变为新石器时代后期的仰韶时代文化。最后,张居中教授介绍了贾湖遗址的早期音乐、三足器、原始崇拜、原始文字等考古发现成果,总结了北方的平底器文化传统和南方地区圜底釜文化传统的发展来源,两者之间的交流碰撞产生的深远影响,指出中华文明的产生是亚洲南北两大人群不断交流、碰撞与融合的结果。
张居中教授长期从事与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学术成果颇丰。本场讲座内容丰富充实,讲解生动有趣,在讲座最后,张居中教授与师生们积极互动,详细解答了在场师生的问题,使在场师生对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的演变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