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上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先明应邀于线上开展了题为《二十世纪中国新史学的形成演进及其时代特征》的讲座,本讲座是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名师学人讲坛2020年第69讲。历史文化学院及其他高校师生积极参加。本次讲座由《史学月刊》副主编赵广军代为主持。
王先明教授以新史学的兴起、建构及其转型的历史界标展开讲述。他指出,新旧史学的分界,实际上意味着新时代与旧历史的区分。新史学通过颠覆旧史学而转移了史学发展的趋向。作为近代学科意义上的新史学,是在新式学校教育制度的建构中逐步形成并成长起来的。学校教育从传统四部之学到近代分科之学的转变,是中国新史学形成的制度性基石。中央研究院及其史学研究机构的建立,是中国新史学学科体系建构基本完成的标志。他还指出,包括政治史、文化史、经济史和社会史等的专门史和通史共同构成了新史学学科内容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三十年代的社会史论战,展现了新史学蔚为大观的基本样态。新史学的主体内容始终侧重于社会史一端。其重要原因在于,“新史学”是梁启超在对旧史学的“革命”中构建起来的。“新史学”之“新”,在于其立足点走向了“民众”,从而也走向了社会。对于新史学的学术体系与时代特征,王教授通过援引张荫麟、钱穆等人的观点,结合“古史辩派”的兴起和中国社会史论战,着重讲述了梁启超、陶希圣等学者的观点,并指出新史学以进化史观为基本立意,以历史分期来统合史实,以社会史为叙述模式,以制度史为基本框架。他还阐述了对近代民族主义史学的历史思考,认为新史学在近代“中华民族”意识建构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讲座结束后,王先明与同学们积极互动,热情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本次讲座对同学们进行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等领域的相关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讲座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