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研究》一书在学界引发热烈反响

作者:历史文化学院   人气:  发表时间:2022年01月25日 02:04

我院郭常英教授与岳鹏星博士合著的《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研究》一书,2021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在国内慈善公益界及“光明理论”“鸣沙”“义演与社会”等学术公众号引发热烈反响与积极推荐。该书分别从晚清时期的慈善义演、民国时期的慈善义演(上)、民国时期的慈善义演(下)、慈善义演的主体力量、慈善义演的主要类型与功能、慈善义演与中国近代慈善事业转型等六个方面系统梳理了近代中国慈善义演发展的脉络,既是中国慈善史研究的新探索,也是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力作。

周秋光(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慈善公益研究院教授)近日在《光明日报》发表《挖掘中国慈善传统中的“娱善文化”——评<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研究>》一文,他指出:全书从整体上对近代慈善义演的发展进行了系统性理论性思考,将研究视域从晚清延展至民国时期,紧密结合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并且灵活运用了公共空间、社群认同等社会学理论,体现出跨学科视角。此外,本书运用了大量未刊的档案、报纸、资料汇编、时人文集等资料,不仅填补了过往研究中的不足和缺陷,而且将慈善史研究从慈善事业提升至慈善文化的新高度。

张秀丽(河南大学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研究中心、慈善公益研究中心、近代中国研究所研究人员,《史学月刊》副编审)近期在《史学月刊》发表《中国近代慈善史研究的力作——评<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研究>》一文,她认为:《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研究》一书通过义务戏、慈善音乐会、慈善游艺会等不同的娱乐演艺形式,分析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的发生发展;通过考察不同社会群体如何主办或参与义演活动,使之服务于各自筹募资金、扶危济难的需求和目的,揭示不同社会环境下义演活动的不同面向。该著是中国近代慈善史,甚至是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进一步深化了中国近代慈善史的研究。

据悉,近年来我院中国近代史教研室郭常英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整理资料的同时,推出系列扎实的科研成果,先后在《清史研究》《史学月刊》《史林》《历史教学》《民国档案》等国内重要史学期刊,以及《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广东社会科学》《湖北大学学报》《中州学刊》《郑州大学学报》等国内重要综合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以《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研究》一书的出版为契机,相信该团队会继续努力取得新的成果,为学院科研事业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