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河南大学“明德计划”世界史实验班系列读书会

作者:李志成

发布时间:2025-04-29

浏览次数:

来源:

2025年4月27日下午,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教研室、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主办的“明德计划”世界史实验班读书在综合楼109教室举行。本次读书会以托马斯·索威尔《种族与文化:一种世界观》为研读核心梅祖蓉副教授,与谈人李泽源老师,主持王亚萍老师,2021级2022级、2023级实验班全体同学参与

活动伊始,梅祖蓉老师以自身阅读索威尔作品的体会为引,引导大家理解作者简明清晰的写作风格及独特的史学观点。梅老师结合美国少数族裔问题、民族与种族概念的区别、中西方价值观的相似性及西方繁荣的偶然成因等问题,引发了同学们深入思考。同时,她也指出本书存在推论局限以及对复杂问题简化归因的倾向,鼓励大家尝试阅读英文原版,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和批判性意识。

在随后的小组分享环节,各组同学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精彩的汇报与探讨:第一组徐晗曦同学系统梳理了文化、经济、政治与历史因素对种族命运的塑造,反思了文化能动性与文明演变的复杂关系,提出多角度的现实启示。第二组郑储双同学围绕索威尔的主要观点,批判性分析种族正义实现的路径与书中存在的观点局限。第三组王梦琪同学立足全球化语境,以饮食文化为视角,探究种族身份认同的建构与变迁,以及后殖民经验与归属感之间的复杂关联。第四组程新同学探讨了种族文化差异如何塑造经济与历史演变,结合案例分析文化因素在政治、社会与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五组李昱慧同学基于索威尔的研究,剖析了美国奴隶制的起源、固化及其对经济、种族关系与城市化进程的深远影响。第六组武坤保同学以文化权力视角,系统分析了种族差异的多维成因,探讨文化复兴、政策平衡与社会融合的实现路径。

本次读书会采用“报告—点评”的形式展开,每两组汇报结束后由老师进行集中点评。点评环节中,梅祖蓉老师、李泽源老师、王亚萍老师分别对同学们的展示给予了细致指导与深入点评。李泽源老师在点评第一组汇报时,提出了“为何曾受殖民统治的国家在近现代发展各有不同”的问题,引发了付崇彧、宋舒一同学的积极回应与讨论;王亚萍老师则以韩国“汉江奇迹”为例,指出劳工输出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梅祖蓉老师也分别点评了各组的表现,强调历史研究中的“现场感”与复杂性,提醒同学们警惕过于理想化的叙事。此外,老师和同学们还就美国历史上奴隶制与种族主义关系等问题继续展开深入探讨,对帮助学生理解美国殖民地初期的种族关系乃至当代美国的种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读书会还特别邀请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余姝毅。余姝毅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和感悟,以南非矿工为例,指出经济利益是考察族群互动的关键,让在场同学受益良多。

总之,本次读书会不仅深化了同学们对托马斯·索威尔《种族与文化:一种世界观》的理解,也引导大家以跨学科、跨文化的视角重新思考文化、种族与历史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老师们的深入探讨与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大家在跨文化研究、批判性思维培养等方面均有所收获,也为未来在全球史领域的进一步探索和学术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