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历史文化学院成功举办国际青年学者学科前沿学术交流活动 “中外文明的历史演进与比较研究”学术论坛

作者:孙佳 陈悦

发布时间:2023-06-24

浏览次数:

来源:

为加强青年学者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优秀青年人才交流互鉴平台,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生力军,国际青年学者学科前沿学术交流活动于2023年6月15日至17日在河南省开封市举行。活动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河南大学承办。历史文化学院承办此次交流活动的分论坛“中外文明的历史演进与比较研究”,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近1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多名青年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6月16日下午,“中外文明的历史演进与比较研究”学术论坛开幕式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小礼堂举行,会议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胡浩主持。河南大学副校长孙君健,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张占党,院长祁琛云,副院长李竞艳、陈升远等出席会议。孙君健教授对各位青年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此次论坛汇聚了多学科领域的青年学者,共同探讨中外文明的历史演进与比较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关怀。他分享了自己对于中外文明的历史演进与比较研究的一些看法和认识并强调指出,通过对不同文明的历史演进、交往历程、相互影响等开展研究,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互鉴性,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此次论坛给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和平台,有助于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有助于青年学者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和专长,推动知识创新和学术发展,促进青年人才的成长。

祁琛云教授介绍了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科情况和人才政策。他指出,作为河南大学设立最早的院系之一,历史文化学院形成了中西交融、古今贯通的教研传统。学院拥有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发展势头良好。学院重视青年人才的引育工作,为激发青年学者的科研活力,推动学院师资力量建设,学院在学校人才政策的基础上,分别制定“博雅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和“博雅培英计划”,对师资博士后也给予经费支持和出版资助。他热忱期待青年博士和博士后人员加盟历史文化学院,续写百年历院的新辉煌,并希望这次论坛能增进青年学者的学术和友谊。

在主题发言阶段,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耿元骊教授以“五代十国海丝之路与中外文明交流”为题,指出从五代十国时期起,在广州、泉州、福州、杭州等地,海外贸易获得长足发展,为宋代海丝贸易的繁荣奠定了良好基础。河南大学法学院杨松涛教授介绍了近代早期英格兰的司法文明,他认为司法文明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司法制度史是打开英格兰历史的一把钥匙。经济学院岳鹏星副教授做了题为“中西文明的演进道路与内在机制比较研究”报告,他通过分析中西文明的演进道路与内在机制的异同,呈现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和现代价值,并思考中华文明对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独特意义。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亚雄老师分享了自己申报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的经验。

在专题研讨阶段,九位来自不同高校的青年学者,结合分论坛主题和自身研究领域,进行专题研讨。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胡优静老师介绍了英国汉学史研究的进展、方法及线上资源;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李梦迪老师从语言学角度,对中文和日语中的复合词“~化”进行了对照分析;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林鑫志博士分享了近年海外宋史研究呈现出的多样化和综合性趋势;南京大学王慧博士阐述了跨文化视域下美国犹太佛教徒的身份认同问题;昆明理工大学张瀚中老师从民族体育文化交流视角,探讨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澜湄流域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迟老师和陈超老师分别探讨了古代两河流域文字的起源和古希腊文明的经济基础问题。华东师范大学郝忠格博士分析并总结了大屠杀教育的历史经验。南开大学楚展鹏博士对满城四道口东汉墓进行了考古学考察。

胡浩教授主持闭幕式并指出,中外文明的历史演进和比较研究涉及内容广泛,此次论坛青年学人对物质和经济文明、司法文明、语言文字、考古文明、体育文化、文明反思等多个领域进行阐发,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就相关问题开展研究,致力于文明的交流和互鉴,为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热烈的掌声中,国际青年学者学科前沿学术交流活动“中外文明的历史演进与比较研究”学术论坛圆满落幕。